“双十一”期间网购退款与刷单返现欺诈多发 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?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“双十一期间,双十一我们每天都会收到一些消费者的期间欺诈反馈,他们遭遇了欺诈风险导致财产受损,网购希望我们尽快拦截转账资金。退款”一位银行信用卡部门风控人员向记者透露。刷单 在她看来,返现尽管这些欺诈手段并不复杂,消费主要是何自己兼职刷单返现欺诈、不法分子假冒客服人员谎称网购商品退款理赔(或个人账户被别人冒用申请贷款)实施欺诈,保护但仍有不少消费者受骗上当。双十一 记者获悉,期间欺诈“双十一”期间涉及网购退款与刷单返现的网购金融欺诈行为依然较多,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:一是退款个人信息保护依然不够严谨,导致不法分子可以轻松“购买”大量个人信息实施欺诈;二是刷单部分消费者要么对不法分子的恐吓话术心存顾虑,要么贪图小便宜,返现容易掉入欺诈陷阱。 “双十一期间,我们发现一些消费者平时也接触过不少反诈知识,但在实际场景下,他们反而会听信欺诈分子的话术,未能及时识别其中的金融欺诈套路。”上述信用卡部门风控人员表示。 三是有些消费者往往心存侥幸心理,误以为听从不法分子的建议进行操作,可以快速规避账户被冻结风险或快速拿回自己本金,最终一步步掉入更大的欺诈陷阱。 针对“双十一”期间涉及网购退款与刷单返现的金融欺诈行为频发,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除了加大反诈知识普及宣传,还致力于加强内部管理与配合相关部门打击欺诈组织,尽可能降低欺诈行为发生概率。 一位金融科技公司高层向记者透露,近日他们升级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举措,包括利用AI科技加强数据安全(Security)、反欺诈保护(Safeguard)、打击金融黑产(Strike)等,为消费者搭建全方位的资金安全防火墙。具体而言,一方面严格遵循数据使用最小化原则、用户知情及可选原则、最强用户隐私保护及数据安全原则,明确数据使用、存储、传输场景的规范操作,构建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防护与治理体系;另一方面针对当前仍然频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现象,加强智能化的应用,通过行为数据抓取,针对平台潜在的诈骗行为进行全流程、多节点的用户提醒劝阻和智能拦截。截至今年10月底,累计阻止大约3.6万名用户被诈骗,累计避免用户损失金额超过3.5亿元。 “更重要的是,我们构建了包括约 5 亿个节点的复杂网络,借此分析和计算每个用户与黑名单和欺诈团伙的关联程度、多个订单之间的关联程度,判断风险的高低,及时洞察发现黑产组织行踪并收集相关证据,配合警方等相关部门从严打击黑产组织,因为这些黑产组织除了怂恿借款人恶意逃废债,还是将个人信息倒卖给不法分子实施欺诈的一大重要源头。”上述金融科技公司人士向记者指出。 在他看来,金融机构增强个人信息保护,主要起到压缩不法分子获取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的范畴,但要彻底打击各类欺诈行为,还需要金融机构加强智能拦截与提醒劝阻,以及配合相关部门“严打”黑产组织与欺诈组织,大幅提升他们的犯罪成本,令他们投入产出比大降,最终迫使他们“离场”。 多位金融业内人士指出,除了金融机构持续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机制与配合严打欺诈组织,个人消费者平时也要做好三件事,不让欺诈分子有机可乘。 一是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泄露。目前一种新迹象,是不法分子往往会专门收集快递包裹上的个人信息,作为他们实施刷单返现欺诈、虚假投资欺诈的重要“客源”。但在现实场景下,很多消费者不大注意自己快递包裹上的个人信息保护,随意处理这些快递包裹,被欺诈分子容易收集到大量个人信息。 二是务必做到兼听则明,即使消费者第一时间未能识别欺诈风险,但当不法分子以各种理由要求你“不要与其他人联系”时,你必须立刻给自己提个醒,自己可能已经掉入欺诈陷阱——所谓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欺诈行为最害怕受骗者与其他人联系,一下子就会恍然大悟发现欺诈骗局。 因此,当不法分子要求你“不要与其他人联系”时,你要“反其道行之”,多与身边朋友家人沟通,请他们协助判断你是否掉入欺诈陷阱。 三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,都不要贸然转账与泄露个人账户密码等信息。因为欺诈行为的最终目的,就是要骗走你的财产(甚至让你贷款,再把贷款资金骗走)。所以只要消费者坚决不转账,坚决不泄露个人账户密码,坚决不做任何贷款申请,欺诈分子就“拿你没辙”,最终原形毕露。 若消费者自己对是否转账“犹豫不决”,宁可给自己“添麻烦”,也一定要跑到银行柜台先征求专业人员的意见,也不能贪图“方便”,直接开展互联网转账或贷款。 (统筹:马春园) (作者:陈植 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把公权力当谋私工具,70后珠海农商行副行长被“双开”,去年该行营收增速下滑2%…
- 逾20场演讲密集轰炸!全球股债汇哀嚎遍野之际 美联储还要“赶尽杀绝”?
- 泉州今年将建成110个口袋健身公园
- 快讯:恒生指数翻红涨0.11% 博彩股、教育股、内房股上涨
- 人还活着为何会被人祭奠4.3万次?网络祭祀平台乱象调查
- 广发戴康:如何用底部框架对比当前与4月底?
- 2022数字经济峰会:华为等多个新项目揭牌 7大平台启动
- 发改委:将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、结构、功能
- 国外多家社交媒体平台有虐待濒危野生动物视频,灵长类动物比例高
- CEO买入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 董事会:何小鹏对公司前景及增长潜力充满信心
- 基金调研距离\
- 开盘:美股周二高开 股指五连跌后反弹
-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回升至24万 为8月以来最高水平
- 亿晶光电账面仅30亿拟103亿扩产 现金流承压上半年负债61亿创新高
- 上市仅4个月,这家公司董秘兼财务总监就涉嫌犯罪?
- 道达投资手记:两大因素影响信心 市场离反转不远
- 外媒:尹锡悦视频会面马斯克,呼吁特斯拉对韩进行投资
- 上市公司加速破除“信息孤岛”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应运而生
- 2022年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地方成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部署五方面重点工作
- “最复杂”骨科脊柱耗材集采落地:平均降价84%、每年节约260亿
- 搜索
-